Friday, 1 October 2010

效率與均衡(二之一)

有中七同學說,在某處聽到了均衡的「新定義」,聽得天旋地轉,不知是否可信,一臉疑惑的向我求救。那「新定義」是這樣的:當達致局限下爭取最高利益的狀態,便是均衡;而滿足了柏利圖條件,均衡便會出現。同學驟眼看來,這定義似新非新,似懂非懂,看起來有點像樣,又好像有點問題。其實這不是高考經濟學均衡的定義。似是而非的新發明,值得一談,讓同學看清楚效率與均衡這兩個概念的關係。有上過我課的同學,大部分的內容應該耳熟能詳,當作是溫書吧。沒有上過我課的同學,則要細心留意了,假如你對基本概念和方法學掌握不足,可能感到難明,但只要留心思考,是可以從下文有所獲的。


達致經濟效率 (economic efficiency),亦即交易中的賺獲或資源的價值達到最高,而柏利圖條件 (pareto condition) 是在社會中經濟效率的定義,即不可能再調配資源,在沒有人受損的情況下令到有人得益。「新定義」說「當達致局限下爭取最高利益的狀態,便是均衡;而滿足了柏利圖條件,均衡便會出現」,是把經濟效率(或柏利圖條件)作為均衡的定義,也等於是把「效率」與「均衡」劃上等號,把這兩個概念混淆了,在高考中是致命的錯誤。


教授給均衡下的定義是能夠指明充足的局限條件以得出可被驗證的含意,也是說可以推測在一些指定的情況下會有甚麼特定的行為出現。簡而言之,能夠推測或解釋現象,便是均衡。在作出推測時,涉及經濟效率的概念,但並不是同一回事讓我從最簡單的例子說起。


在競爭市場分析中的均衡條件是消費者的邊際用值相等,並等於生產者的邊際成本及市價(MUVA = MUVB = … = MCa = MCb … = P*)。在這均衡條件下,交易中消費者及生產者所賺到的利益也達到最高,也即是滿足了柏利圖條件(或達致經濟效率)既然這均衡條件也滿足了柏利圖條件,為何不可以把經濟效率作為均衡的定義呢?原因是,滿足了柏利圖條件並不一定可以成功解釋或推測現象。例如我們看見蔬菜價格大幅上升,但不知何故,那麼我們有的只是一個市場需求與供應的相交點(第一個均衡點),在不知道局限條件有何不同的情況下,是無從解釋價格為何上升的也是說達致經濟效率本身是不足以解釋價格上升的現象。要解釋菜價的上升,我們要考察局限條件,例如,我們發現人民幣大幅升值(局限條件的轉變),或刮起颱風(也是局限條件的轉變),我們便可以推斷供應會下降,在分析中有了第二個均衡點,從而推斷菜價上升,這便解釋了菜價上升的現象,也達到了均衡。


當我們說從達致經濟效率這條件(或滿足了柏利圖條件)得出均衡時,其實是因為我們可以基於這個條件,推測在甚麼情況下市價會如何改變。基於經濟效率所得出的條件,只是要得出均衡的第一步(上文說的第一個均衡點)要達到均衡,必需從指定局限條件的轉變手,在分析中得出第二個均衡點。因此,達到均衡與否,取決於我們能否指定充足的局限條件(如上文所述人民幣大幅升值、刮風),從而得出可被驗證的含意。這也是均衡不是以達致柏利圖條件作為定義,而是以能夠解釋現象作為定義的原因。總括來說,經濟效率可以作為決定均衡的條件,但達致經濟效率不一定可以成功解釋或推測現象,達致經濟效率只是均衡的必備條件,而非充分條件(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condition


同學們,明白了上述分析,便要知道不能不求甚解,單靠背誦而不明定義。至於學習一些邏輯混亂的新發明,對知識增長及考試分數的邊際產量是負值。高考的課程艱深,同學要知道正確概念的訊息費用奇高,要分辨對錯才不致於白白浪費有限的時間。另一方面,剛才的解說並未引入交易費用的局限條件。另文從指定交易費用的局限條件再看效率與均衡這兩個概念的關係,同學可先行試試,原則跟本文所述相同。


(同學可看看 2006 年高考乙部關於均衡的問題,再看本文一遍,應該更明白 2006 年那問題的重點。)